全文共8118字,阅读大约需要25分钟。
本文作者:
赖璨 信息管理学院15级本科生
李丽晴 历史学院15级本科生
伴随着梧桐微凉、银杏渐黄,又一批稚嫩而满怀憧憬的新面孔出现在南大校园。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新生手中的录取通知书上不再带有“学院”二字,而是变成了“试验班”。
2017年是南京大学深化和落实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南大开始按学科大类招生,编订并实施全新的2017版教学大纲,南大招生目录调整为11个学科大类和4个专业,“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也迈入了2.0阶段。
在国内,大类培养并非一家之言,祝洪章在《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个人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中提到“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为首的一批双一流高校在2001年后开始推行按学院、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这意味着,从2001年的不断筹备至今天的全面落实,大类培养的计划酝酿了将近17年之久。
一方面,大类培养使得学生有机会在了解学科的基础上再理性进行选择,同时有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不足,师生对这一制度还存在疑问。
大类培养的推行引发了各方关注与热烈地讨论,《教衡》就此对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关注,并就学生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对教务处邵进处长进行了采访。
一、大类设置总框架
大类培养的一大特征在于大类的设置。据了解,南大自两三年前便已开始着手调整大类体系,其中涉及学科归类合理性、培养模式与院系意愿等问题,直到基本达成一个稳定的状态,才于2017年开始正式施行。考虑到大类招生后学生缺乏院系归属的问题,南大建立起一套联动的管理与服务制度,在全校各大类设置了学业导师、朋辈导师等,帮助新生解决在学习与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
南京大学2017年普招专业目录(来源: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
从总体上看,学校尽量地将相近学科归于同一大类内,为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做出了努力。为此,各院系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部分院系的专业分散在了不同的大类,更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南大的老生曾同学表示很看好大类培养,因为学生在大一时学的内容综合性更高,可能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会比分专业招生的学生更加全面完整。而对于大类的设置,部分师生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社会学院的翟学伟教授认为,社会科学大类招生首先应该要先定义什么是“社会科学”,法学在西方的概念中不是社会科学,但在中国是社会科学,因而非常混乱,而“信息管理”到底属于什么门类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现在的社科大类并不是真正的社会科学类,而是个大杂烩。这使得他在为新生授课时切身体会到大类课程在选择教材与参考书目、考试出题和批改试卷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建城的赵同学从自身的视角出发,指出建筑学专业性较强,太多人一起上设计课可能会影响上课质量,而工科大类第一学年较少的课程安排也将使得之后选择建筑学的学生未来三年里学业更为紧张。
二、新型课程初体验
提及大类培养,南大师生普遍的感受是新生学习的内容与选择的范围更为宽广了。大类中的新生需要同时接触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日后的去向,至学年末再进行专业分流。为了配合大类招生制度的实施,新出台的培养方案中出现了两种新课程类型:同一大类所有学生共同修读的学科平台共通课,以及由学生自行选择、与专业分流挂钩的菜单课。共通课与菜单课到底应该如何设计、建设与教学,对于归到同一大类里的各院系而言都是重要的任务。
老师——打破学科壁垒
各大类的学科平台共通课往往采取几个院系的老师轮换授课的“拼盘”式课程形式,例如社会科学试验班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了《社会科学导论》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两门共通课,据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雅教授介绍,经四院讨论达成共识,前者主要由各院系的长江学者与资深教授轮流授课,后者则由各院系具有“海归”背景的青年才俊轮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要经过期末考试的检验来确定。她认为大类培养从拓展视野方面看是非常好的,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可以作为支撑学科与支撑知识来运用的相关学科与知识,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历史学院的梁晨副教授也认为在大类招生中各个院系应该派出最好的老师来展示本院系的实力和专业的魅力,这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生——评价不一
受访的新生中,不少同学在填报大类时已有目标专业,但其中也有同学表示在上了共通课后又有些纠结了。社科大类的郭同学说:“当初想学法学,不过接触所有专业之后感觉有点纠结,原因是还不太知道哪个专业真的适合自己,还希望深入了解一下。”数理大类的王同学曾问过班上同学的专业选择意向,发现至少有一半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说起上共通课的感受,同学们有着不同的评价。工科试验班的陈同学认为轮番上课可以让学生和不同的老师交流,理解不同老师的思维方式。也有同学不那么认同共通课的上课模式。工科试验班的李同学反映:“概论课的内容难以形成一个体系,既没有日常的作业,也没有教材。现在去上概论课的人越来越少。”社科大类的吕同学表示:“两门共通课给我的感受是连续性差、杂而不精,太注重宏观角度上对社科的总结和概括,有时会给人一种云里雾里不知重点的感觉。”
大类课堂实地观察
11月,《教衡》记者专程旁听了人文大类的《全球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与《媒介案例研究》课程,亲身感受新型课程的直观真实状况。据了解,人文大类在第一学年仅开设各院系的菜单课,没有学科平台共通课。记者旁听的两门菜单课都由相关院系的老师轮换讲授专题性知识。
《全球视野下的历史与文化》当天的任课老师称自己临时收到上课通知匆忙赶来,没有做准备。记者坐在后排,感觉老师声音不够大,讲课内容偏概念性、介绍性。课后受访的小P同学表示,感觉这门课授课老师很多、课程系统性不强,不知道该如何记笔记;人文大类第一学期课程很少,共有五门菜单课给同学们选修,老师上课比较认真,像文学院的菜单课《文学艺术经典导读》的授课老师都是大牛,吸引了很多其它年级的同学旁听。
《媒介案例研究》一课当天讲授“转化率”,老师从学习的转化率讲到广告引入话题,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老师主要想给你们一些启发:大学要考虑清楚学习的转化率是什么,一学期的课要转化成什么东西,反过来考虑我要在课上学到什么。”“选你感兴趣的课、更值得听的课,想转化成什么,学者?财富?权力?”整节课下来,记者感觉容易理解和接受,课后受访的小杨同学也认为老师上课生动有趣。她还表示,大一第一学期的课很好,能让学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专业学习的缓冲,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第二学期相对多一点的课程,并在之后选择理想的专业深入学习。
三、专业分流觉茫然
要选什么专业、能不能顺利进入心仪的专业学习,是大类培养推行后新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不少新生目前对专业分流感到迷茫,专业前途与未来职业前景、大一课程的难度、授课老师的风采、同学间的主流选择倾向等都会对他们的选择产生影响。翟学伟老师指出,学生选专业的盲目性可能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严重偏向某些学院,其他学院即使完成了分流也是被动的,因此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应多加考虑,不要盲目随从。
影响课程选择
专业意向的不确定可能会导致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在课程选择上面临问题。数学系2016级辅导员董飞老师以数理大类为例,指出很多学生选择去修数学课中最难层次的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因为这样可以保留一个可能分流到数学系的机会,但是如果新生能够较早明确其专业意向,其实可以去学层次稍微低一点的数学课程。学生扎堆选课的后果是部分一心只想修习数学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选不上课而进不了数学系,与此同时部分选上课的学生又可能会因为课程太难而跟不上。
前辈的选择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的徐花老师曾经给社科大类新生做过一次小型团体活动,当时同学们才上课两周,觉得不能很好地了解所有专业,担心未来选得不合适。徐花老师当年高考后进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匡亚明学院的前身)的文科强化班学习,大三才开始选定中文系作为具体专业方向。对于新生的选择困难症,她表示大家害怕选择是在害怕自己的选择不是最好的那个。“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想要对未来负责。我们要明白,我们只能对现在负责。”她认为选择应该慎重,但并不需要将现在的选择看得过重,因为日后从事的事业并不一定就是现在所学的专业,从中文转战心理行业的她就是实例。“而且有人说过,你纠结的时候其实说明选哪个都差不多,所以只要你自己有标准就行,没有什么对错。我们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分流标准如何界定?
教务处网站上的培养方案显示,各个大类的专业分流标准不尽相同,大致上以选修院系开设菜单课、参考指定课程成绩为主,有的还需要笔试面试。其中,社科大类专业分流政策中,高考成绩(折算为标准分)占专业准入成绩比重的60%这一规定可谓独树一帜,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该规定的理由是新生进校后学习的科目太少,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总体素质与真正的学习能力。
2017年11月,以潘修明为首的17级社会科学实验班二十余名学生以面向社科大类新生的网络问卷调查为基础,撰写了一篇《关于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分流政策的研究报告》。报告列举了同学们对分流方案、大类课程内容及考试内容等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关于“将高考分数计入分流成绩”这条规定的建议尤其值得关注。同学们普遍认为,高考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实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各地试卷难度与阅卷宽严程度不尽一致,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高考成绩较难完全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与对某专业的学习热情。
四、教务处:改革要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
2017年12月29日,教务处处长邵进接受了《教衡》的采访。“出现一些顾虑或问题,也是预料之中的,毕竟现在是正式改革的第一年。我们在此也呼吁同学们一起帮助学校来发现问题,思考怎么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采访中,邵进老师介绍了南大大类培养改革的理念,并对师生的一些疑惑作出回应。
1、Q:南大为什么开始推行大类培养?
A:实际上大类培养在南京大学并非“新鲜事”。在大家听的比较多的“三三制”里面就有一个专门的培养阶段叫“大类培养阶段”;如果我们再追根溯源,那么我们学校一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理念叫“四个融通”,其中有一个融通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可以说,我们现在推行大类培养联动改革,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所谓大类培养,其实就是按学科群打基础、注重跨学科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如果我们放眼世界一流大学,比如说美国常青藤大学、亚洲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它们在本科教育阶段更多注重的都是通识教育。近些年北大、清华、复旦等也都在推行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改革,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共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按学科群打基础、注重跨学科教育也比较符合通识教育的要求,先让同学们有一定的学科群基础,然后再按一级学科方向去分离,逐步找到专业方向,由宽到窄,慢慢找到自己的个人兴趣。
一个南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当然要好,而且要精深,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够的。你一定要有全球的视野,一定要有跨学科的能力,这样可能才能成为中国未来的领军人才,否则你只能是某个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领军人才一定是在视野与思维方式等方面是超群的,而不只是在某个知识点上最拔尖。我们期望通过大类的这一年为同学们今后的本科学习、研究生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当他走上社会以后,无论他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都能够凭借其视野与思维的超前而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领军人才。
2、Q:有同学担忧延后一年专业学习的大类培养模式会影响出国申请或就业,对此怎么看?
A:我觉得同学们出现一些担忧和顾虑完全能够理解,毕竟今年是大类培养改革的第一年,同学们又刚刚告别中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因此我们在政策出台之前,针对同学们有可能产生的担忧和问题都作了预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首先,大学的第一年学习通常以什么为主,这个是我们需要先理清的。国际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往往会在本科教育的前两年着重进行通识教育,之后才会让学生进入更专业的领域去学习。“三三制”以来,我们南大的本科第一年也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没有太多涉及到专业课。因此,同学们如果是担心大类培养后会耽误专业课的学习,我觉得没有必要。
其次,我们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它们完全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拿大类培养来说,我们正在推行的大类共通课和菜单课就是“专业的基础”,无论是共通课也好,菜单课也好,对大类的学生进一步分流到学院,或者是专业,它都是有用的,你不能说它不是专业课;另一方面,这些课程对于扩宽视野和训练思维都很有益处,是具有通识性质的课程。我们在和院系一起商议设计菜单课程时,牢牢把握了两个原则:一是对进入该学院的同学而言,这类课程要成为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二是对进入大类中其它院系的同学而言,这类课程要对他今后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在大类培养的课程设计中兼顾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此外,南大本科生毕业后多数会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比例并不高。南大人就业真正依靠的也是综合能力与素质,而非专业技能。“三三制”的成功实践也表明,在本科的早期阶段淡化“专”注重“博”,对南大学子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建议同学们放宽心态,踏踏实实上好课,过好大类的这一年。
3、Q:有同学反映部分课程质量不高,教务处会采取何种措施保证课程质量?
A: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学校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课堂教学质量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成果的优劣。南大对课堂教学质量向来非常重视,从学校层面而言,我们的“一二三”质量保障体系、校级督导听课、领导干部听课、预警课程机制等等都是把目光聚焦在本科课堂教学,严格把好课程质量关。最近,南大正在大力推进“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即建设十门量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百门量级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精品课程、千门量级体现南京大学先进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争取通过3-5年的建设,全面推进南大本科课程的提质增效,这将是我们“双一流”中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最核心的建设工程。
另一方面,我们对大类的课程也非常关注,要求学校的本科教学督导更多地去跟进大类课程。大类课程的质量也是大类招生培养改革能不能成功的关键,但因为是第一年的缘故,测评数据、听课记录等等的积累还是不够,我们也希望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来,比如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的本科课堂教学测评,我们非常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认真完成问卷,为课程、为老师、为南大的本科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4、Q:很多同学表达了对专业分流的顾虑,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A:我觉得同学们的顾虑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和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考虑到大家还是大学的“新人”,有这些顾虑完全能够理解。前一段时间同学们应该都完成了一个专业意向的摸底,我们设置这次调研,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意愿,更好地安排下学期的课程,然后也能激发和引导同学们的兴趣。
同学们现在看待专业,可能更多考虑它是不是社会上的所谓“热门”,对于这个专业本身到底是什么样子、就读这个专业以后能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可能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其实南大没有绝对意义上差的专业,比如图书情报学和地质学,它们或许不是当下社会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在本轮学科评估中都拿到了A+,可以说是全国最顶级的。我们学校有一个阿尔卑斯大地学科考,主要就是带领地质的同学们赴阿尔卑斯山区,与法国奥尔良大学进行大地学方面的联合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专业方面的训练,更能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就人才培养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大家都集中选择热门专业,一是不现实,因为无论哪个专业,它都有一个承载的上限,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并且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吸引部分学生去把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但却不那么“热门”的学科继承下来。假如天文要是没人去学,整个天文学科就会后继乏力,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二是集中就意味着往往会面临更大的考研与就业压力,而在人数少的专业更有可能获得出国或交换的机会,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随着社会变迁,热门专业也可能会出现变换。所以我们鼓励同学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兴趣才是第一位的。
南大专业分流将以大家的兴趣为第一导向,但是由于每个专业的师资有限,必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第一志愿。我们的设想是以引导为主,对每个专业的接收人数设置一个上限,热门专业可能较往年适当上浮一定的接收比例;另一方面,引导不代表强迫,对于冷门专业学校不会规定保底招收人数。还是那句话,我们鼓励同学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以不在一入学就分专业,也是想让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找到自己真正心仪的专业。并且在实施“三三制”的南大里,同学们也很容易跨专业选修课程。
5、Q:学校今年新推出的学业导师、朋辈导师等制度如何实施,对同学有什么建议?
A:这项制度之前在部分院系已经自主推行,在实施大类培养后出于工作需要,由学校层面开始正式聘任与实施。由于新生尚未细分学科,因此导师需要基于跨学科的背景下去进行学业指导,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需要不断去琢磨,收集同学们集中反馈的问题,加强导师队伍不断的交流与培训。教务处也会与学工处进一步地加强联动,主动及时地为新生提供各类学习帮扶。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主性也很重要。我想建议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多主动请教,早一点明确自己的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同学们遇到了问题,既可以向任课老师或其他学科的导师请教,也可以向大类的负责部门反映。就拿教务处来说,我们有一个长期的“党员服务岗”,我们的党员老师们会利用午休时间接待同学们的学业咨询,不定期的还会和学工处联合举办咨询类的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主动前来咨询的同学并不多。我们非常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好这些机会,尤其是在实施大类培养后,这样的机会一定是越来越多。其实对同学们而言,能够主动地面对问题,寻求解决,对自己负责,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
6、Q:能向我们简要介绍教务处下一阶段的大类培养工作计划吗?
A:下一阶段,教务处将重点着手三个方面的工作:评估大类里的学科划分是否合适;评估大类中的共通课与菜单课的运行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评估大类教学与学生工作服务支持的体制机制。这些工作不能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全部解决,而是整个“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改革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多地有利于同学的成材,否则改革就失去意义了。我们力求做到让同学满意,让家长、社会满意。
五、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意味着过去单一的专业培养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个性化人才”成为高校应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即培养学生有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应对复杂的问题或局面。
同学们目前阶段对专业知识过分看重和专业选择的盲从,往往导致其忽略社会对新时代领军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的本质所在。英国教育学家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提到,若一个小男孩上学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么若干年以后,他的才智与一个只会接受事实的仪器或贮存事实的容器也相差无几。鉴于此,纽曼认为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的办学理念即把耶鲁大学21世纪顶级战略目标确立为“积极致力于优异的本科教育,培养在学术、专业和公众生活中的领袖人物”。当前,南大提出了“培养符合国家需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新任校长吕建认为,与职业学校不同,南京大学等高校更多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潜力,即并非培养专科类人才,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人才,这些都是南大三三制和大类培养改革的理念源头和初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类培养在现行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任课老师表示课程大纲难以制定,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也难以安排和给出合理的评分;部分大一新生反映大量的通识课程使得他们缺少了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在大类培养改革初期,似乎实现了通识的“通”,在专业的“专”上似乎有所缺失。然而高等教育并非局限于本科,还有硕士、博士阶段,同学在目前阶段应先扎实基础,由宽入窄,最终进入专业的领域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学生自身也应增强主动性,遇到问题多主动寻求各方帮助,在学习上多主动融入课堂、积极提问,切不可坐视不理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大类打破了原来各个院系各自管理的模式,因此在教学管理层面上增大了难度和增加了师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投入,这必然要求充足的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类培养才正式迈出第一步,某些方面不够成熟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需要校方与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齐心协力让南大朝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奋进。《教衡》希望通过本专题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信息,以期对促进三方交流、共创卓越南大有所助益。相信在南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大类培养终将培育出累累硕果。
4月26日,中午,
四食堂展台!
《教衡》,限量200份的南大回忆
等你领取!
推荐阅读:
《NJU校刊《教衡》25周年特别纪念版领取|我们一起走过》
参考文献:
[1]祝洪章:《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2015年第3期(总第285期)。
[2]现代快报:《南大校长回应大学榜单和学科排名:外界评价知识参考,办学理念不变》,3月4日。
[3]约翰·享利·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4]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受访教师(按文中出现先后排序):
社会学院翟学伟教授
信息管理学院陈雅教授
历史学院梁晨副教授
数学系2015级辅导员董飞老师
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徐花副教授
教务处处长邵进老师
策划:李丽晴、李姝奇
记者:李丽晴、赖璨、李姝奇、方礼畅、苏蕾
撰稿:赖璨、李丽晴
图片:党委宣传部佘治骏老师、周劼婷、李文睿,部分来自网络
指导老师:孙闻宇
微信编辑:方礼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