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经学员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
真经学员豆豆
录取院校:保研人民大学
3月13日晚上7时23分,我陪等待明日复试的同学隅居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旁的一家旅店内,在键盘上敲下自己的推免经验帖,此刻距离我那段同样充满焦虑的备考时间已过去大半年之久,回想那段日子,感恩自己提早完成了考研的大业,让此后的我充满惭愧而又满怀幸福地懒惰成一条咸鱼。
我本科就读于东部省份的一所以文科见长的211大学,入学时我分数并不高,前三个外语专业志愿全都落空,最后被调剂到广告学。高考的落寞,加上大一上在学生组织里被学长学姐使唤来去的繁忙与空虚,让我开始思考上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想到了军训时教官说的那句话“那么热闹的一个校园,却容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
既然喜欢外语,以后想当一名国际新闻记者,那就继续学英语吧,于是我便上起了校内的雅思班;既然也对法律感兴趣,政法新闻也是很好的一个分支,于是我便辅修起了法学二学位班。希望在迷茫的环境中至少能抓住一根稻草。
其实大学文科专业的期末考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一两周的时间内背下一两本书。而当别的同学在漫长的考试周期间到处玩耍,利用最后几天才开始捉襟见肘地复习时,我已经翻来覆去地把考试重点背了近十遍。到了大一下清算第一学期成绩时,我自然排在第一。寒假时与高中同学聚会,说起大学生活初体验,以及未来的打算,:,算是让我萌生了这个想法。
同时我也争取到了去上海一所211学校做一年交换生,以及去美国常青藤大学暑期交流的机会。因为当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班级人数不到30,眼界非常狭窄,很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同专业同学的学习状态;当时在国内读研与国外留学的规划间徘徊,上暑校也算是对未来出国读研的预演。后来证明我对广告学的热爱程度不足以支撑我脱离依赖的温床在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便又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学校;国外生活的不习惯、对留学中介的怀疑以及对出国一年收入产出性价比的计算也让我放弃了出国的打算。
而此时位于大二上学期的我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既然选择留下来,就要把应该把握的把握。在国内读研;还是保研;。
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成绩、综测、竞赛、论文,一个都不能少。
我觉得对于保研来说,最首要的就是要搞清楚保研名额应该从何获取。我从大二决定保研起就开始研究本专业、本院同学的保研去向以及他们自身的硬件条件标配。我们学院的保研条件是:前三年综合测评班内排名前30%的同学有资格参加大四刚开学时的保研考试,前三所有科目平均分×70%+保研考试分数×30%,外加一些国家级比赛以及省级论文的加分,最终成绩按照每班10%的比率,确定保研名额,换算下来我们专业一般是保两人。
这样看下来,我如果想要被保研,就得从平时成绩、综合测评、国家级比赛以及论文发表上入手。首先是平时成绩,当时我虽然排名第一,但是我研究了一下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我们学校大一大二的英语考试很难,算是比较拉分的科目,许多同学虽然专业课成绩好,但是英语才考70几,非常影响平时成绩;至于体育课,我身体虽然素质不错,但是没有特别擅长的运动门类,选到的拉丁课和排球课给分也不高;大三阶段的专业主干课有许多广告实务的课程,但我对自己的专业其实并不算热爱,并且总对自己的实践能力有点不自信。
因此对于平时成绩,我的目标是在维持理论课成绩的基础上,大一大二提升英语、体育成绩,大三后提升实践课成绩。觉得当时自己真的是挺拼的,刷英语视听说的视频、刷考研英语十年题目、晚饭后去操场练800米练跳远练排球、一起床就做蓬头垢面地做广告海报剪视频……这些场景历历在目。后来我发现自己越不擅长的科目反而拿到了越高的分数,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擅不擅长,只有愿不愿意、敢不敢认真地去做。
其次是综合测评,因为我并不是班干部、学生组织成员,没有这些加分,虽然成绩好,但也担心在综测上吃亏。大三上学期参加了许多学校里的创意设计的比赛,也算发挥了专业特长,拿了名次会有综测加分。但是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挺功利的,因为有些比赛还要到处拉投票什么的,挺费精力时间……但是想想现在的功利是为了以后能不功利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算是一个自我安慰……
关于国家级比赛:其实觉得我们院相比较商科的同学,在挑战杯、创青春这些比赛中无论从参与度还是获奖率上来说,表现都不太好,而且这些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感觉不太适合我这种只想图安稳的普通学生,遂放弃……另一个可以参加的就是大学生英语竞赛,竞赛题目也非常简单,我们院凡是能得特等奖的女生都能保研去超级好的学校,但是我也没有很好地参加并如愿。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跟我一样,如果你有激情有能力,国家级比赛还是应该去尝试下,不仅对保研来说是个亮点,并且也是对自己的锻炼。
最后是论文:我也不能免俗地发了几篇,因为只是本科生,所以一般只能投到省级期刊上面,含金量都是挺低的。但是在实际的保研夏令营中,我认为论文应该只算一个门槛式的东西,没有它可能在初选的时候就被刷掉,但进入了复试后,老师也没有兴趣以及时间追问具体的内容,毕竟本科生谈不上什么科研能力,论文质量也比较低。
总之,还是那句很土但是很真理的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保研是一条从大一入学起,就需要时刻注意的一项事业,只有把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走好了,到了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地拿到保研指标,去想去的学校。
保研复习与报班
我在大三下学期进入了正式的保研复习。我们学院确定资格的保研考试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知识,我比较担心的是外校夏令营以及复试时的考察,这也是我关注的重点。因为保研信息相比考研信息要少很多,我是把保研当成考研来复习的,参考书、试题我都以考研为标准。
其实我从大二暑假开始也报了一些知名辅导机构的网课,跟着17届的考研学姐学长们复习,但是当时还没有什么紧迫感,懒懒散散地也没有认真听讲,看书进度也很缓慢,不算真正的入门。大三寒假的时候,我在微博微信上搜索考研的资源,发现了新传真经的公益读书班活动,也加了微信群,是大伟学长带读《新闻理论十讲》这本新闻学的基础入门书,每节课都会通过语音的方式讨论上节课预留的问题,其中“举热点例子”以及“马新观”的答题思维让我这个备考小白耳目一新。我很赞同新传真经的广告语“你的新传老师,不能只是一群刚刚入学的孩子们”,体验过后,遂决定报名基础提高班,。
新传真经的课时量从三月初至七月初开始,持续四个月,刚好与保研复习的节奏对接。周六周日是新闻基础/进阶、传播基础/传播进阶四门课,周一晚上是拓展阅读和中外新闻史两门课,每次课大概一个半小时,我觉得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我也听过其他机构的公开课,时间一次就有四小时以上,看似好像很实惠,但是其实对着电脑很容易走神疲累,不如紧凑有序收获更大。考研保研也不是打时间战,而是比谁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新传真经的课是让“让人有挫败感的”。在课程群里大家都非常活跃,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同时也结识了像XYZ、谢飞龙、秦朗这些很优秀的同学,他们在课堂上的抢答也让我有了能力的参照,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努力之处。大伟学长在课堂上也会放出很多干货,不会像一些培训班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基础内容让你有一种虚无的自信。
新传真经的课“不是讲的最全面的”。之前听其他机构的公开课,还会说到传播学者的红尘轶事;要么就是把知识点扩展得太深,提到一些很边缘的研究学派之类的。虽然看似让人了解了甚多深度的内容,但其实已经偏离了考研考察的主干和重点。大伟学长对知识点的把握很精准,我觉得基础强化班(新闻、传播、历史)和传播实务班(广电、广告、传经)全套上下来,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考试所涵盖的基本知识点。
总之我觉得大伟学长是特别聪明的一位新传考研的指导老师:精准,直击考点;灵活,提纲挈领;敏锐,把握热点。以上三个形容词就是我对新传真经课程的总体印象。在此之前我虽然自身成绩不错,但是局限于期末考试前的背书式学习;同时因为广告学的限制,对新闻以及传播学的认识很浅薄。大伟学长带领我从零到一,能够对新传专业知识侃侃而谈,。
至于在英语复习上,我自身的英语底子还不错,对英语也很有兴趣。六级英语首考的分数是650+。我在大二时也有参与一些线上英语培训做得比较好的机构的课程,比如众所周知的有道考神、考虫,通过每天的听课刷题,也确实短期内提升了英语应试技巧,比较推荐备考四六级的同学尝试。,因为投入产出比真的挺低的,并且不好把握文本的难度,不如就只以四六级真题为导向。大三下学期我在备考保研时,每天发布的阅读材料我都有逐字抄写,培养语感;同时也有每天使用扇贝口语、有道口语锻炼日常口语表达。
择校定位
2017年是各大高校新传夏令营井喷的一年:中传破天荒地开设了夏令营,同时山大、重大这些985学校也都通过夏令营招收推免生。
、南大、武大、中传、上交这五所学校。我当时对传播理论特别有兴趣,因此选择的都是偏理论的专业:、武大的传播学(传播理论)、中传的传播研究院的传播学(理论传播与传播史);南大夏令营不分专业。这四所学校也都给了我入营offer;上交没有收我,却收了我们院一个成绩比我差很多的男生参加学硕复试,我觉得还挺失落的,想一想也许是因为当时上交夏令营我填报的专业是专硕,推免生主要还是偏向学硕这一块,专硕名额很少。
同时也友情规劝各位想参加保研夏令营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在大三下开学后立刻进入复习的状态,或者寒假就把自己的材料按照去年的要求整理好,不然到了四五月网上报名各个学校的夏令营,费时费力,非常影响备考的节奏和状态。
;南大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性,我在也比较倾向。可是这两所学校的夏令营时间偏偏撞在了一起,让我苦恼了整整一个五月。因为听本院之前学长的复试经验,说两所学校的风格截然不同,,就是单纯的很有区分度的考试;南大人文情怀浓重,夏令营偏向参观游览,从侧面观察同学的综合素质,所以好逸恶劳的我也有点想去南大……但是后来考虑到,当时已经焦头烂额的我面对这么重要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情游乐,并且如果拿到了南大的优秀营员,在九月份还需要进行二次的复试,有些麻烦。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当时自己跟着新传真经复习得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不敢面对真枪匹马的考试,。
所以我在南大最后一次打电话确认我是否入营的时候还是婉言谢绝了,当时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觉得有两条路,我偏偏选择了困难的那一条,就是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很庆幸当时我没有选择临阵脱逃,而是改变自己求稳的一贯作风,选择去闯一闯。而我学法学的闺蜜却没我那么幸运,她当时在自己的学校也是佼佼者,,但最后班里成绩还不如自己的同学却被录取。
直击考场
,下午是笔试;第二天上午是面试。报道的时候我看到有许多985的同学与我一同应考,手里还拿着自己发表的核心期刊或者国家级比赛的获奖证书,当时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和亮点,压力还是挺大的。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英语的重要性,我所遇见的同学(传播、传经方向一起报道)六级英语都是550+的,国新的同学英语分数会更高,所以要尽量把英语考得越高越好,。
。因为同学们带来的材料太多了,在筛选的时候,负责这一块的学长只把在校成绩单、英语成绩单以及1~2个校级以上的获奖证书放进了档案袋里;面试的时候我们也是空着手进去的没有带简历,自我介绍的时间也很短。,只在乎你这个人,只在乎你当场的知识呈现,有实力才是硬道理。
,没有名词解释题这种比较简单的客观题。5道简答1道10分;外加1道50分的论述题(新闻、传播、广电、传经选择自己方向的题作答)。
第一题是“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现代报业的组织结构”,新闻史的题目不仅考察一般知识点纵向的识记,更加考察横向的梳理总结。其实这一题我在本校的《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研究》的课程上老师有提到,但是当时觉得有些太深了就没在意,,我作为一个广告学的半跨考生真的有些尴尬。
第二题是“智媒体及特点”。暑假时彭兰老师也出了《网络传播概论》的第四版,智媒体也是热点,对于学弟学妹而言应该不是问题。
传播学方向的论述题是“后真相及特点”。大伟学长上课时曾反复强调这一重点,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最会的一道题分值也最高。我按照最普通的思路,从定义、原因、特点说起,我也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很多字,举了学长课上提到的最新案例,答得也非常满意。后来考试结束了,我听到有个别同学还说都不知道“后真相”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那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应该就是复习思路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关于面试,大饼学姐给我的一条建议我觉得非常好,那就是自信而不自大。当时我们坐在面试考场旁的候考室,电子设备全都放在讲台前面了,只能干等着被叫号,也没有心思再复习,非常焦虑,而且在此之前我也没有参与过任何面试的经验,。但是实际上场后我觉得自己表现得还算比较落落大方的,发现海龙老师和陈阳老师盯着我看,我便也回盯过去……面试只有6分钟,中文4分钟,英文2分钟,时间非常紧张,我自我介绍的时候海龙老师就说抓紧时间答题,我抽完题后还想把桌上的题签整理好,海龙老师又说别收拾了赶紧答题吧,感觉他都为我着急,、“算法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信息传播”;英文题是“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喜欢哪个”、“人工智能多大程度上控制人类”。
中文是能看见题目的,如果不好作答还有一次机会更换题目;英文题是抽题签报数字,老师根据题号口头说题目,还涉及考生听力识题。应该说我抽到的题目都比较中规中矩的,觉得自己的运气也还不错。回答的过程基本也没有卡壳,整体比较顺畅。但因为太紧张了感觉没有用到什么答题套路,想到哪儿答到哪儿有点原生态了些。
面试完大概上午10点多,当时自己心如死水,,就坐中午的火车离开了北京,也没有仔细参观校园。,便也没有再赴接下来武大和中传的夏令营。
,还想结尾说些煽情的话但不知从何说起。现在的我似乎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情绪,但我知道你们正如当时的我一样迷茫,原我的经历能给你们以帮助,祝梦想成真。
中国人民大学考情
中国人民大学考情,请点击下图查看。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经验
真经学员人民大学考研经验
新传真经初试订制强化课程火热报名中!
最强的师资,最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最有效率的复习提升,19新传考研er火热报名中!
详情请点击下图获取信息
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帮你考上!
• end •
编辑 | 大饼
图 | 网络